制冷設備冷凝溫度是指,冷凝器內制冷劑蒸汽在一定壓力下凝結時的飽和溫度,冷凝溫度不等于冷卻介質的溫度,兩者之間也存在著傳熱溫差。
冷凝壓力是指,制冷劑在冷凝器內由氣體冷凝成液體的壓力,由于制冷系統中,冷凝器內部的壓力無法測量,而實際上,制冷劑在排氣管及冷凝器內的壓力降其實很小,所以不管是在設計還是在調試中,經常把排氣壓力近似等于冷凝壓力。
在制冷裝置運行中,冷凝壓力對系統性能有很大影響。當冷凝壓力(或冷凝溫度)偏高,壓縮比增大,容積效率減小,制冷量減小,耗功率增大。排氣溫度升高,冷凝壓力越高,其不利影響程度越大。冷凝壓力偏高的現象主要出現在夏季,這時應盡可能降低冷凝壓力,以保證系統運行的經濟性和可靠性。
但是,對于全年運行的制冷裝置,比如空調機房、冷凍冷藏(冷庫)等設備,在冬季運行時又有可能出現冷凝壓力過低的現象。冷凝壓力過低時,膨脹閥前后壓差太小,膨脹閥容量減小導致供液能力不足,蒸發器缺液,系統制冷量大幅度下降,從而使制冷系統故障產生。因此,必須將冷凝壓力控制在合理范圍內,否則會使制冷裝置頻繁的低壓報警或吸氣壓力低報警等故障。